交通運輸部黨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
劉巖艷
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:“經過長期努力,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,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。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,這是交通運輸發展的新機遇。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,“十三五”是交通運輸基礎設施發展、服務水平提高和轉型發展的黃金時期,要抓住這一時期,加快發展,不辱使命,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發揮更大的作用。中國由世界大國走向世界強國,交通運輸發展已經站在了潮頭,走向交通強國之路。
創新為交通強國打下基礎
交通強國是強國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,創新是交通強國的重要路徑。
近年來,我國交通建設技術已達世界領先水平。鐵路建設技術克服一系列世界級難題;特大橋隧建造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;港口、航道、機場工程建設技術世界領先;中國已成為世界上為數不多的能自主研制大飛機的國家。技術進步帶來巨大的成效,目前我國高速公路里程已突破13萬公里,居世界第一;高鐵運營里程突破2萬公里,居世界第一;內河航道通航里程居世界第一;全國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和集裝箱吞吐量均居世界第一;快遞服務年業務量居世界第一……創新已成為中國經濟騰飛、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的重要驅動,也為發展交通強國打下堅實基礎。
思想引領行動,方向決定出路。砥礪奮進的五年,中國之所以發生歷史性變革,關鍵在于有新思想指引。進入“十三五”,交通成為發展先行官,新思想新戰略成為邁向交通強國的引擎。
軟硬實力相匹配
新時代要有新行動,才能有新作為。建成世界交通強國,不僅要建成一個更安全、更便捷、更高效、更普惠、更可持續、更具競爭力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,在基礎設施、運輸服務、裝備技術等硬實力方面位居世界前列,還要增強與硬實力相匹配的交通軟實力,構建成熟的現代行業治理體系、開放的交通運輸市場體系、具有引領性的科技創新體系、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對外開放體系。
要進一步推進交通運輸行業轉型升級,開展交通扶貧脫貧攻堅,推動交通運輸新舊業態融合發展,切實提高交通運輸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,讓人民群眾更多共享交通運輸發展成果。深入推進交通運輸對外開放,深化與主要發達國家交通運輸合作,提升行業國際競爭力。加快推進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和大通道建設,提升對“一帶一路”建設的支撐力。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今天,加快交通軟實力建設,最重要的體現就是交通文化的傳播,交通的進步對我們民族文化共同體的形成和發展有重要的影響。